|
面臨威脅的我國印刷業雖然我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取得了很大進步,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著很大差距,仍適應不了經濟和文化事業發展的需求。要迎接新世紀的到來,我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還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首先,面臨經濟國際化和國內外市場激烈競爭的新形勢。企業面臨的不僅是國內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而且是與國際上具有巨大資金和技術優勢的大公司的競爭,在設備器材行業尤為突出,不僅是國內印前電子設備幾乎為國外大公司所壟斷,而且高檔彩色膠印機也大量進口。國內已經形成買方市場,結構性能力過剩已十分突出,一般產品生產能力過剩,高檔產品生產能力不足或生產不了。 其次,隨著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產業化及其在印刷行業的推廣應用,印刷企業面臨著產品更新換代及技術進步的新需求,如CTP技術、網絡技術、數字化技術、自動化技術以及新的印刷工藝和器材的推廣應用。我國企業在新技術采用方面大大滯后于國外,除北大方正等少數企業在印前電子系統方面居國際領先地位外,大多數企業的新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不足,消化吸收引進國外技術也十分緩慢,有些高新生產制造技術短期內還難以掌握。 再次,企業面臨著深化改革、結構調整和實現兩個根本轉變的艱巨任務。隨著經濟、文化事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企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都要適時地進行調整。過去在計劃經濟時代建立的印刷及設備制造企業大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生產專業化、社會化程度低,對市場反應遲鈍。隨著印前技術的電子化、數字化和網絡化,一部分版面設計工作可由用戶自己完成,一些專業化的制版、打樣及裝訂企業也應運而生。總之,我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制造企業普遍面臨著調整產品結構和企業內部生產結構的問題,要提高對市場變化的反映速度,適應幣場經濟的新形勢。 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經織行業內的專家學者,根據國內外回刷技術發展趨勢,提出了今后一個地期內我國印刷技術進步的28字方針,即:“印前數字、網絡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動化,器材高質、系列化”。總的來講這個方針是符合我國印刷工業技術進步實際需習的。今后我們要在有關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下,通過產學研的結合,共同努力,使我國印刷技術再邁上一個帶的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