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印刷技術的傳入和發展
據1833年出版的由美國傳教士裨治文創辦的雜志《中國文庫》(Chinese Repository)記載,英國傳教士麥都思(W.H.Medhurst,1796-1857)曾于1832 年在廣州設立了一個石印所,用石印術在廣州印刷中文書籍。所以,石版印刷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初。
1843年,麥都思來在上海開設了近代印刷史上著名的"墨海書館",并采用石版印刷術印刷了《耶穌降世傳》、《馬太傳福音注》等書籍。
清光緒二年(1876年),上海徐家匯土山灣印刷所也開始采用石版印刷書籍,但專門印刷天主教宣教印刷品。
清光緒三年(1877年),英國商人美查在上海開設"點石齋印書局",聘請原上海徐家匯土山灣印刷所的邱子昂為石印技師,并購進了手搖石印機,印刷《圣論詳解》、《康熙字典》等書籍。

|
《康熙字典》 |
據賀圣鼐著的《三十五年來中國之印刷術》記載:"1904年,文明書局始辦彩色石印,雇用日本技師,教授學生,始有濃淡色版。其印刷圖畫,色彩能分明暗,深淡各如其度,終與實物仿佛。1905年,商務印書館更聘日本彩色石印技師來華從事彩印,主要印刷山水、花卉、人物等古畫,其設色能與原底無異"。
珂羅版印刷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光緒初年,當時上海徐家匯土山灣印刷所首次用珂羅版印刷了"圣母像"等教會圖畫。同時,英商別發洋行也曾采用珂羅版印刷。由于珂羅版印刷美術書畫極其精美,故不久即為國人所引用。
1908年,商務印書館曾采用以金屬薄版代替石版進行直接印刷的輪轉鉛版印刷機。此機印速每小時可達1500張。民國之后,上海英美煙公司印刷廠購進多色鉛版印刷機 ,可同時套印四色,印速也有所增加。
1915年,商務印書館購進用于間接印刷的海立司平版印刷機,并聘請美國技師George Weber指導技術。此后,在中國民族近代印刷業日益崛起的年代里,更為先進的多色輪轉印刷機亦相繼引進,中國民族印刷業也隨之進入了一個堪稱"中興"的歷史新時期。
[上一頁][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