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凹版印刷技術的發展
凹版印刷,是用圖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的印版進行印刷的工藝技術。凹版印刷的印版多為銅 質。早期的銅質凹版用手工雕刻而成。雕刻銅版印刷,中國古已有之,只是不如近代西方傳入的銅版印刷精致。
雕刻凹版,是以金屬(主要是銅板和鋼板)為版材,在金屬板平面上雕刻凹下的圖文制成凹版 ,在凹版上施墨、印刷的工藝技術。分手工直接雕刻凹版和在涂有耐酸抗蝕劑的金屬板上用 手工或機械雕刻出圖文后,再用化學腐蝕的方法制成凹版兩種。
近代的雕刻凹版,起自十五世紀中葉。據說,在意大利的佛羅蘭亭(Florentine)有一個金匠 ,名叫腓尼格拉(Maso Finiguerra),無意中發現了金屬的可蝕性,進而發明了用化學腐蝕金屬板而制作凹版的技術。直到十九世紀初,歐洲才始用雕刻凹版印制名畫。 西方近代雕刻凹版之傳入中國,分南北二系。南方為意大利派,經由日本傳入中國;北方則為美國派,于1908年北京度支部印刷局初建時所引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