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印刷博物館 > 源遠流長的印刷術 > 印刷術的發展和傳播 > 元代的印刷業 > 元代的民間印刷 |
|
元代平陽的印刷平陽自金代以來,這里的印刷業就很發達,特別是私人的印刷作坊眾多,在當時已成為印刷中心。蒙古軍占領平陽之后,立即在此建立了經籍所,負責經書的編集,并就在當地刻印。在蒙古軍統一中國之前,這里就開始成為了元代的印刷基地,元代政府的許多書籍都是在這里印刷的。 根據史料記載,元代的平陽,共有印書作坊九家,分別為平陽晦明軒張宅、平陽府梁宅、平水中和軒王宅、平水許宅、平水曹氏進德齋、平水高昂霄尊賢堂、平陽段子成、平陽劉敏仲、平陽司家頤真堂。他們刻印書籍品種齊全,質量也在不斷提高,而且風格炯異,有些書仍流傳于世。如平陽晦明軒張宅的刻本《增節標目音注精義次治通鑒》,平水曹氏進德齋的刻本《中州樂府》,平陽劉敏仲的刻本《尚書注疏》。 元代平陽刻印的最大工程應屬道士秦志安主持的《玄都道藏》的刻印,其刻印動用了五百多名工匠,共用了八年的時間,印量共有七千八百卷,這說明在元代,平陽的刻版印刷力量是很雄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