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革命先烈龍大道
龍大道(1901—1931),原名龍康莊,侗族,貴州錦屏縣人。
龍大道從小學習認真刻苦,在家鄉讀完小學后,赴武漢、南京等地讀書。后又入天津南開大學學習,并積極參加革命活動。1923年,龍大道進入上海大學學習,他認真鉆研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并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4年,龍大道受黨組織派遣赴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在這里,他接受了更為系統的馬列主義教育。1926年回國,到上海從事工人運動。他深入工人群眾之中,多次組織發動罷工斗爭。同年10月—1927年3月,上海工人舉行三次武裝起義。1927年3月,上海80萬工人在周恩來、羅亦農、趙世炎等領導下,舉行第三次武裝起義,龍大道同周恩來一起戰斗,協助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起義勝利后,龍大道任上?偣洕窢幉坎块L。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政變,肆意捕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龍大道受黨指示到武漢從事工人運動。在此期間,他參加了在武漢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他和劉少奇、李立三、林育南等同志在全國總工會和湖北省總工會工作。6月,參加第四次全國勞動大會。大會通過了他主持起草的《經濟斗爭決議案》,決議案明確提出工人階級的經濟斗爭要靠政治斗爭來保證,工人階級應積極參加革命斗爭,支持農民獲得土地的斗爭,應建立可靠的工農聯盟。
正當湖北的革命如火如荼展開時,7月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中國共產黨轉入地下斗爭。8月,龍大道發動漢陽兵工廠的工人大罷工斗爭,不幸被捕入獄。后組織越獄成功。
1928年起,龍大道先后在上海、安徽、江西、江蘇從事革命活動。
1930年,龍大道被調回上海,擔任上海總工會秘書長。當選為第一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代表。不久,李立三的“左”傾冒險主義出現,特別是1931年1月7日,王明通過黨的六屆四中全會,掌握了黨中央的領導權,使新的“左”傾冒險主義錯誤統治了全黨,龍大道和何孟雄、林育南等以黨的利益為重,與王明教條主義者進行了堅決斗爭。
1931年1月17日,何孟雄、林育南、龍大道等分別在上海東方旅社(現南湖旅社)31號房間和中山旅館6號房間開會,研究反對王明“左”傾冒險主義錯誤問題。由于叛徒出賣,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了龍大道、何孟雄、林育南等36人。先拘禁于老閘捕房,不久,被引渡給國民黨政府,關押在龍華淞滬警備司令部。
面對敵人的法西斯暴行,龍大道等共產黨人從容鎮定,視死如歸,與敵人頑強斗爭,表現了共產黨人對黨、對祖國、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和對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
2月7日,龍大道等24名革命志士,被殘暴的敵人秘密殺害于龍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龍大道等24位烈士的遺骨被移葬于龍華革命烈士陵園,供后人瞻仰、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