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居中亞的烏孜別克族
 |
英俊少年 |
我國的烏孜別克族,據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統計,為14502人。 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境內。其中多數居住在東伊寧、塔城、烏魯木齊、喀什等城市,其余散布在南北疆的許多大小城鎮和農村、牧區。人口較為集中的東疆木壘縣,還成立了烏孜別克民族鄉。
“烏孜別克”是本民族的自稱,它的來源與該民族的形成密切相關。公元14世紀前期,蒙古金帳汗國在烏孜別克汗(《元史》作“月即別”或“月祖別”)統治下國力一度強盛,故該國又被稱為烏孜別克汗國,其臣民也被稱為“烏孜別克人”。15世紀金帳汗國的一部分游牧民在昔班尼汗率領下,南下進入中亞農業區,與當地使用突厥語、從事農業的土著居民融合,從而形成了中亞的烏孜別克族。18世紀50年代清朝統一新疆后,中亞烏別孜克人前來經商的日漸增多,其中部分人漸在新疆定居,繁衍生息,這就形成了中國的烏孜別克族。
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烏孜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文字是一種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信仰伊斯蘭教。能歌善舞和發達的圖案藝術創造是值得稱頌的烏孜別克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