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黑色的民族——彝族
 |
載歌載舞的彝族青年 |
彝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F有人口657萬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主要聚居區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和路南、南澗、峨山、漾濞、寧蒗等彝族自治縣,貴州省畢節和六盤水地區,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等。
彝族分布廣泛,支系眾多,歷史上有許多不同的自稱和他稱。如“諾蘇”、“納蘇”、“聶蘇”、“阿西”、“撒尼”等。新中國成立以后,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愿,統一稱為“彝族”。
 |
磨秋 |
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 。彝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分東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和東南部方言區,方言之間差別較大。彝文是一種音節文字,過去漢文史籍稱之為“爨文”或“韙書”、“倮文”、“羅羅文”等。常用字2000多個。一般自左向右直書。著名彝文典籍有《西南彝志》等。
 |
彝族姑娘 |
彝族經濟以農業為主,部分地區兼營畜牧業。農作物主要有玉米、蕎麥、土豆、小麥、水稻等。服飾各地不一,種類繁多。男子多著黑色窄袖大襟衣和長褲,褲管極為肥大。婦女多著大襟衣和百褶長裙。男女老幼均喜歡披“擦爾瓦”和披氈。傳統住房有杈杈房、棚屋、木羅羅、瓦板屋、土掌房等多種類型。
彝族信仰原始宗教,崇拜多神。節日眾多,著名的有彝年、火把節、新米節、插花節、斗牛節、賽裝節等。
彝族歷史悠久,文化發達,音樂、歌舞、工藝美術等絢麗多姿而又極富民族特色。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