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咸陽——離宮別館
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大力改革政治、經濟、文化、統一貨幣和度量衡,統一文字。這些措施對鞏固統一的封建國家起了一定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又集中全國人力物力與六國技術成就,在咸陽修筑都城、宮殿、陵墓。歷史著名的阿房宮、驪山陵,至今遺址猶存。
秦始皇時咸陽城進行不斷擴建,據記載,他每滅亡一個國家,就在咸陽附近按各國宮殿圖樣建造一處宮殿(即六國宮)。統一六國后,為防止叛亂,又將各國富戶集中在咸陽。原有城市容納不下,就在渭水南岸新建阿房宮。阿房宮規模宏大,窮奢極侈。
秦都咸陽的布局是有獨創性的,它摒棄了傳統的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范圍廣闊的地區建造了許多離宮,“離宮別館,彌山跨谷,輦道相屬,木衣綈銹,土被朱紫,宮人不移,樂不改懸,窮年忘歸,猶不能遍”(《三輔舊事》)。反映了秦始皇窮奢極欲的狀況。
秦人借馳道,復道等將咸陽周圍二百里內大批宮館聯成一個有機整體,摹擬天體星象,環衛在咸陽城外圍,更加顯示“天極”咸陽宮的廣闊基礎,也突出了它的尊嚴。秦人又推行不建外廊的革新措施,采取宮自為城,依山川險阻為環衛,使咸陽更增添了遼闊無垠的雄偉氣概。
[上一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