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博物館 > 中華建筑群芳譜 > 宗教建筑 > 佛門塔幢
        

      甘肅敦煌石窟(東晉)-絲綢之路上融貫東西的畫廊

        公元前2世紀左右,佛教已傳到了中亞阿富汗一帶。公元前1世紀時,佛教傳入了我國的于闐一帶。大約在公元前后,佛教正式傳入了中國內地,實際上在此之前,由于絲綢之路的開辟,佛教已經在民間流傳了。

      莫高窟

        敦煌地接西域,是我國最早接觸佛教的地方。
      敦煌石窟在甘肅省敦煌縣東南的鳴沙山東端,有窟六百多個,其中469個都有壁畫和塑像。

        石窟始鑿于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或說是前秦符堅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根據莫高窟唐朝的碑文記載,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一叫樂 的和尚和一個叫法良的禪師來到這里,在這里開窟修行,稱莫高窟(莫高窟一名,最早見于敦編423窟隋代洞窟之《莫高窟記》)。隨后在短短的30多年間,竟建造了70多個洞窟,而且很多洞窟從窟型到造像都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盛唐時開鑿的洞窟已達1000多個。

      石窟形式

        在敦煌城東南三危山與鳴沙山之間,有一條河由南向北流下,名叫宕泉。宕泉西岸。經千百年沖刷而形成高高的崖壁,石窟就開鑿在這綿亙1000多米的崖壁上。崖壁由礫石構成,不宜雕刻,所以用泥塑及壁畫代替。敦煌人稀地僻,且氣候干燥,上述作品因能長期保存,對研究古代歷史和藝術,有著極大的價值。

        敦煌石窟現存的禪窟很少,北魏至西魏窟22個,隋窟96個,唐窟202個,五代窟31個,北宋窟96個,西夏窟4個,元窟9個,清窟4個,年代不明5個。第267—271這一組洞窟就是最早的禪窟,最初是沒有繪制壁畫的,直到北涼以后,才開始繪制壁畫。這組窟中間是一處較大的長方形主室,正面塑佛像以供觀像之用,兩側各開兩個僅能容身的小洞,僧人就坐在里面修行。

        但鑿建石窟的目的并不都是為了坐禪,佛教寺院為了更好地宣傳教義,吸引更多的信眾,便也開鑿石窟以供人們觀瞻禮拜;另外,越來越多的信眾為了表明自己對佛的崇信,往往不惜出巨資開鑿石窟,在里面雕塑佛像,繪出壁畫,作為自己的功德。
      除禪窟外,主要流行兩種窟形:

        一是中心塔柱式。來源于印度的支提窟,即塔廟的形式。把佛塔供奉在寺廟的中央。主室平面是一個長方形,中心靠后部的地方,有一個直通窟頂的方柱,方柱四面開龕,塑出佛像,以供信徒繞塔柱觀像和禮拜。隋以后,對中心塔柱作了很多改進。

        二是覆斗頂殿堂式。這是仿照中國古代殿堂建筑的內部形式設計的,主室平面呈方形,正面開佛龕,龕內塑像,佛居于中央,兩側依次排列佛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群像,反映了中國人對佛教的理解。洞窟頂部呈倒斗形,倒斗的中心畫出藻井圖案。
      早期魏窟仍有塔柱,且前廊如敞口廳。唐窟多是盛期以后的做法或鑿10米以上的大佛像,窟前或設木廊(現有的僅幾處宋窟)。

      敦煌藝術

        敦煌藝術,主要包括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等石窟的建筑、彩塑和壁畫組成的綜合藝術。

        建筑,主要是石窟。

        塑像,最早是北魏時期的,其表現手段比較簡單,有佛、菩薩、交腳彌勒等。唐代塑像在造型技巧上達到了高度嫻熟的程度,造型洗練,比例適度,此后總的趨向逐漸衰退。

        莫高窟現存壁畫45000多平方米,連接起來長可達25公里,被譽為世界現存最大的藝術畫廊。從北魏迄宋元,顯示出各個時代不同的藝術風格。

      敦煌石窟內景

        北魏的壁畫具有原始的粗獷風格。著色用筆雄健壯麗,樸實古拙,層層暈染,立體感很強。色彩方面,以褐、綠、青、白、黑為多,一般多在赭紅色的底色上繪石青、石綠、黑等顏色。壁畫題材多為本生故事及經變,色彩構圖及用筆較粗獷,其中人物、佛、飛天的面貌、花紋等受外來影響較多。隋代的壁畫線條流暢活潑,人物情容逼真。用色比較豐富柔和,出現了重染面頰和眉楞的新畫法。唐代由于國家統一,經濟發展,文化藝術也進入高度發展的新時期。此期壁畫進一步融合了西域兄弟民族藝術和外來藝術的表現技法,從內容到形式煥然一新。色彩的豐富鮮濃,形態的豐滿有力,寫實的逼真,意境的深邃和線條的細密流暢,勾勒的娟姣靈活,都是空前絕后的。這時期繪畫的顯著特點是出現了構圖宏偉、色彩豐富的通壁大畫,內容多以經變為主,但多用大型寺院、住宅、城廓等作背景,對于建筑的細部如柱、枋、斗拱、臺階、門窗、屋頂、瓦件、鋪地、裝飾等都有較詳細和準確的描繪,色彩上則以線、黃等暖色為主。如《西方凈土變》、《東方藥師變》、《彌勒變》、《法華變》、《維摩變》等10余種。特別是220窟所繪《維摩詰》、《帝王聽法圖》,堪稱一代藝術品的精英。另外還有描寫鞍馬人物的出行圖,如156窟《張議潮出行圖》,畫面高約1米,長達8米,氣勢雄偉,構圖新穎。其它還有佛教故事和神仙故事等,用色構圖都比較豐滿充實?傊拼诋嬍悄呖叻鸾趟囆g最為燦爛的時代。五代繪畫技術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出現了一些新的內容,帶有濃厚的民間色彩,主要表現在世族大姓所建的功德窟中的供養人像和出行圖。

        宋代壁畫總的來說,在繪畫技巧方面比唐呆板,線描用筆也較拘謹,很少豪邁壯闊的場面。色彩方面多用灰暗的大綠、赭石、茶黑,顯露出冷清的情調。

        西夏時期的繪畫藝術,是融合漢、藏、回鶻、契丹等各族文化而形成的獨特風格。元代壁畫的菩薩,頭戴五指冠,佛為螺髻,具有喇嘛教興起的特點。繪畫用色比較沉滯暗淡,很少用紅色。在技法上,開始采用淡彩濃墨的濕壁畫風格。

        元代以后,嘉峪關封閉,敦煌曠無建置200年,莫高窟石窟藝術也戛然而止了。

      [上一頁] [下一頁]

       

      久热这里只精品99re8久|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日韩美女免费福利视频|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生活一级录像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尤物精品一区|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夜夜嗨| 青青草国产精品| 亚洲视频在线中文视频|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日本三级亚洲精品|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女|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白浆久久69| 欧美精品VIDEOSEX极品| 2022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精品视频在线v|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 亚洲国产精品成熟老女人|